讚美全能神

▲轉載自:基督教歌譜
讚美全能神

詩歌背景

這是宗教改革後,長老會聖詩的第一首代表作,是德國聖詩作家倪安德(Joachim Neander 1650-1680)的作品,原來他在少年時代生活非常放蕩,後來因受到聖馬丁堂牧師的帶領與感化,才得到重生,且生命完全改變與更新,爾後獻身神職,加入了敬虔派,並且與該派領袖交往甚篤。由於倪安德有著過人的學識及才華,因此,在他25歲時便上任改革教派中所興辦Dusseldorf文法學院校長,而他執掌校務之餘,為力求恢復德國在宗教改革時期之敬虔生活,因而到處宣講過聖潔生活的信息,大力斥責罪惡,因而得罪了許多生活腐敗的達官貴族。不久之後,如預料中許多逼迫紛起,他不但被停職,而且還逃命到來茵河畔某個山洞躲藏,至今該洞為紀念他仍稱之為"倪安德洞"。

到了1679年,逼迫稍微平息了之後,他才勇敢重返故鄉Bremen城,上任聖馬丁堂之佈道員,可惜過了不久,反對聲浪又起,而且再加上身體虛弱,染上肺病所困(在當時醫藥並不發達),終於在翌年1680年謝世,享年才30歲。

倪安德是改革宗長老會的第一位詩人,他也是一位精於學術,工於詩文,擅長音樂,多才多藝,難得的一朵奇杷,而他生平一共寫了六十餘首聖詩,德國之信義會及長老會至今仍沿用之,但其中以此首聖詩最出名,所以我們的"聖歌"只有編入這一首代表作,可見這首詩歌之重要性了,他是以詩篇103篇及150篇之頌讚神為主題,讚美全能上帝的恩惠、慈愛為內容,凡有氣息的都要讚美耶和華為要旨所寫成。

本文出處:以馬內利華人基督徒網站